首 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在线论坛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时事新闻
     技术文章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详细信息
轮储、新豆+养殖旺季渐去PK进口豆骤减,9月豆粕走势谁说了算?
更新时间:2020/9/8 点击:次
6月30日美国农业部突然下调美豆种植面积,引发了美豆产量下调担忧,同时中美紧张关系令市场担忧后期大豆进口问题,以至于令7月份豆粕行情大幅度上涨;鉴于供应的担忧,8月份市场被进一步看涨。但事与愿违,中美关系的缓和刺激美豆出口情况持续良好,国内大豆供应充足下,8月份豆粕行情涨涨跌跌频繁波动,月度均价不但没有进一步上涨,且环比还略低于7月份。然而,9月份已经来临,在面对国内外多空因素交织下,豆粕行情究竟使更加倾向涨,还是倾向跌,简析如下: 图表:2020/15年中国豆粕月度均价走势统计(单位:元/吨) 1.png 备注:数据来源于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利空如下: 国储大豆连续拍卖 增加国内大豆供应 7月份以来国储大豆拍卖紧锣密鼓的展开,且拍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底价也稳中下调。据悉,7月中旬起,国储大豆多次流拍仍持续拍卖,且移出外围,实际上是给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留有1个月的消耗转化期,让产区对之前高价拍到的豆源及时释放和消化,使持有过多现货的贸易主体减少亏损。细看近期来的拍卖情况,自8月19日国储大豆拍卖专场重返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之后,拍卖底价大幅下调,而且已举行的4轮拍卖专场均出现大幅增量。两周共投拍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生产的豆源38.0865万吨(2019年产大豆仅在浙江舟山投拍4800吨,且流拍),成交总量为21.1225万吨。8月26日投拍总量9.8807万吨,成交5.0653万吨,成交率51.3%,最高成交价4680元/吨,最低成交价4500元/吨,成交均价4620元/吨。8月28日投拍9.8831万吨,成交5.7222万吨,成交率57%;最高价4860元/吨,最低价4500元/吨,均价为4609元/吨。9月1日上午,国储轮换大豆拍卖继续进行,计划投拍2017、2018年产大豆共计9.4746万吨。 国内新豆由南到北逐步上市 也增添国内大豆、豆粕供应 湖北新季大豆上市已经有一个多月,但各地仍是零星收获,因销区受各地陈豆价格高昂影响,对湖北新豆产生观望心理。受价格下调和今年天气有利于大豆收获影响,采购主题集中介入时期还未到。根据各地价格情况看,目前装车价格基本在6200-6400元/吨不等,总体上看近期豆价下调,目前业内预计降至6000元/吨左右。关内大豆早已脱节,多以进口或部分东北豆。而东北产区目前新豆尚未上市,预计在10月份以后也会陆续上市。虽然国产大豆本来数据就非常有限,对大豆加工方面难以起到多大作用,但毕竟面临季节性上市旺季时,对市场或多或少还是会产生一些影响。 养殖业旺季渐去 生猪养殖恢复能否弥补水产的空缺? 正常来讲,7-9月三个月是一年当中养殖业最旺盛的时期,刨去生猪和家禽,水产养殖业在这三个月是必然的旺季,三大品种的连结,势必给整个饲料原料市场的行情走向都带来极大的影响,实际使用量也多是一年中最多的时间。而今年的情况看,受中国养殖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推动,预计8月份中国成品饲料产销量及消耗量环比将继续增长,具体分品种看,随着生猪养殖量的继续增长,猪料产量大概率环比增长。受全价料占比偏高影响,其产量合计增幅继续呈虚高状态;受蛋禽夏季采食量下降蛋禽饲料消耗量下降的影响,8月份蛋禽饲料总产量出现大概率环比继续下降的可能性很高;受白羽鸡新一轮较为集中补栏、养殖总量继续增长的影响,预计肉禽饲料总产量环比将继续增长;受夏季高温时段水产品个体采食量增长、第二茬水产品投苗增长的影响,预计水产料总产量环比将继续增长,但受各主要地区水产料产量已经增至高位,因此增幅将相比前期会出现收窄。而9月份后,北方和华北等部分中部地区水产养殖旺季渐去,10月份后转淡的地区更进一步增多,那么单纯的看生猪养殖量的增加能弥补水产养殖业的缺失或许有些不妥。这并不利于原料市场的需求和行情的走势发展。 利多因素: 进口大豆骤减 为豆粕行情提供利多 受大豆季节性供应问题,巴西大豆本年度即将进入出口尾声。2020年4月以来,巴西对中国大豆装船量一直在较高水平,5-7月国内单月进口量保持在1000万吨左右,且以巴西大豆为主。而后期将逐步转向美豆进口,虽然中方已买入一定数量的美国大豆,但最终是用于压榨还是国储,不确定仍然存在。据市场传闻称,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频繁发布进口大豆拍卖清单,是为后期轮入美国大豆提前做准备,因此四季度压榨大豆存在一定担忧。 美豆仍在炒天气 优良率持续下滑 9月美农数据普遍被预估下调 截止到2020年8月30日,美国18个大豆主产州的大豆结荚率为95%,上周92%,去年同期84%,过去五年同期均值93%。大豆落叶率数据为8%,上周4%,去年同期3%,五年同期均值8%。大豆优良率为66%,低于一周前的69%,高于去年同期的55%。其中评级优13%,良53%,一般24%,差7%,劣3%,一周前是优14%,良55%,一般23%,差6%,劣2%。 美国8月供需报告预计显示2020年美国大豆产量为42.74(范围:41.5-44.99)亿蒲式耳,单产料为51.3(范围:50-53)蒲式耳/英亩,期末库存为5.72(范围:4.4-6.89)亿蒲式耳。 而美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显示,除了单产提升略多于市场预期,产量和期末库存都符合市场预期:大豆的单产提升较多2020/2021年度美国大豆单产由49.8蒲式耳/英亩上升至53.3蒲式耳/英亩,产量由41.35亿蒲式耳上升至44.25亿蒲式耳。期末库存由4.25亿蒲式耳上升至6.1亿蒲式耳。9月份美农报告也将即将公布,在美产区天气干旱炒作下,优良率持续下滑,市场普遍认为9月份美农会下调美豆产量数据,如果真是如此将进一步对美豆产生利多,国内豆粕也相应获得利好。 综上,对于9月份的豆粕市场而言,国内外市场可以说是多空间交织,豆粕现货行情可以说真的是涨跌两难,尤其是上旬在美农报告未出台前,频繁窄幅涨涨跌跌的几率非常大。市场都在等待9月份美农供需报告出台的指引,如果说报告真的如预期一样,美豆单产和总产都较前期下调的话,那么真的将刺激美豆进一步走高,国内豆粕在成本支持下,也有望进一步适度跟高。只是需要提及的是,这种利多在这之前也已经提前消化,当报告真的来临后,或市场未必有太大的反应,那么美豆和国内豆粕现货的行情走向也或并非会因此有特别的改变。那么除此之外,仍然要看美豆出口需求,美豆出口越好,则对盘面越是刺激,但对国内来讲则是相反的作用,中国进口越多,后期供应越有保障,行情则自然不言而喻。而对于国内的国储轮换拍卖、新豆逐步上市、养殖旺季渐去来看,这对豆粕市场行情又是不利的,总体上我们认为,9月份豆粕行情难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性走向,窄幅频繁波动是主流,月度均价环比适度走高的几率较高。 声明: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鲁 燕) 文章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北京银龙伟业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  邮编:102605

传真:010-80212610   手机:13701287531、13683190120          邮箱:mandouhu@yahoo.com.cn        

访问统计:总访问量[ 1982468 ]  昨日[302]  今日[430]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